当前位置:主页 > 她时尚 > 艺术 > 纪录片《剩女》:在一个人的战斗中奔跑

纪录片《剩女》:在一个人的战斗中奔跑

2020-03-13 15:18:15来源:澎湃新闻阅读:0标签: 纪录片  剩女  一个人  战斗  奔跑  导演

文章导读
针对这部作品的讨论非常多,仅豆瓣就有2000多条评论和100篇影评。...

以色列导演希拉·梅达执导的纪录片《剩女》,拍摄于2015年至2017年,影片里有三位中国女孩,她们在三十上下的年纪,因为单身而担负着巨大压力,她们背着“剩女”这个标签,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幸福。

这是个中国女性非常熟悉、毫无新意的故事,因此我一开始没想打开它。

但如果你和我一样看看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评论,你会对这部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。针对这部作品的讨论非常多,仅豆瓣就有2000多条评论和100篇影评。

作为一部未在内地上映的纪录片,能有这样的讨论度,足可见“剩女”这个议题是何等深入社会各阶层每个人的生活。

而且这些评论也非常有趣,你能看到女权主义者的呼喊,折衷主义者的诡辩,犬儒主义者的嘲弄。上百篇影评中,有从原生家庭着手的,有从女权主义着手的,有从社会结构着手的,还有谈到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。

你看,大家都知道“剩女”这个标签。究其成因和根源,极其复杂,你如果愿意,从任何角度切入都能展开一篇论文。

但有趣的是,评论得再多,认识得再清楚,当这个标签在生活中,成为一个个体不能承受之重时,大家往往又沉默了。

我在想,我们不妨从这部作品出发,去想想:当我们的人生面对问题的时候,要如何有逻辑分步骤地去寻求解决方法。

假设我们像片中的三位女主人公一样,将“剩女”这个标签当成自己亟待解决的问题,我们不妨经济一点,来想一个问题:如何“获得利益和使自我价值最大化”。

其实在很多遇到问题的时刻,我们都可以试试这个思路,因为这两个点概括了我们生命中大部分时候的自身需求。这里我要强调,自我价值最大化,于己、于家庭、于社会都是好事,利益最大化则是价值最大化后所求得的最优解,这里的利益不仅指自身利益,也包括家庭利益、社会利益,并非鼓吹大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伤害他人和社会利益。

当确定“获得利益和使自我价值最大化”这一目标后,我们再来思考,如何达成这一目标。结合本片中几位主人公的行动,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,我们暂时把达成目标的方法定为“寻找问题根源——制定解决方法——实践观察结果”三个步骤,三个步骤完成后,通过自省反思自己有没有达成目标?如果没有,再次去重复这三个步骤。

然后我们来看,“剩女”这个标签,在三个主人公身上产生着怎样的问题,她们又做出了怎样的应对。

三个女主人公,分别是邱律师,徐主播,盖老师。

先从徐主播说起,她是其中年纪最小的,北京户口,性格温和,名校毕业,工作体面安逸,父母给她买好了房和车。实事求是地说,她是三人中在婚恋市场里(对,婚恋市场,多有意思的词),最有优势的一个。

她也是在相亲这件事上孜孜不倦,十分努力的一个。但是每个对象都不能让母亲满意。她向心理医生承认,母亲的意见在她的择偶选择上重要性占到百分之八九十。

究其原因,一是母亲强势,她从小习惯了母亲做主;二是经济大权掌握在母亲手里,经济不独立,没有话语权。

对于自己另一半的想象,她说出来的每条“标准”,都是母亲制定的标准:北京人,工作稳定,有房有车……她认为自己迟迟结不了婚的问题是在母亲:找对象不难,但找个让母亲满意的对象太难。

她回忆自己的童年,说起母亲曾经把两岁的她丢在路上一个人走了,就因为她不听话。

多年后,27岁的徐主播在面对心理医生时,被问到想对那个时候的妈妈说什么,她脱口而出的是:“妈妈别不要我,我错了,我以后都听你话。”

意识到母亲对自己的控制,徐主播回家和母亲大吵一架,哭着抱怨母亲“太可怕”,说“我不懂我爸怎么会和你结婚”、“我一直觉得我和我爸智商挺高的,我们和你不一样”之类与沟通目的无关的攻击性话语。母亲被激怒,母女俩双双撂狠话,摔门而去。

这是一次毫无价值的沟通,徐主播的抱怨没有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:如何解决母亲控制欲太强的问题,如何获得自己生活的自主权。 反而让母亲更加觉得:女儿幼稚脆弱、不识好歹。

徐认为,她现在的问题是结不了婚,而结不了婚是因为母亲标准太高。而她推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?是哭哭啼啼毫无逻辑地抱怨,除了激化矛盾加深鸿沟,没太多意义。

而事实上,她在第一个步骤就出了偏差,没有意识到,她最大的问题根源不是结不结婚,而是她在精神和物质上没断奶,一个人格不独立的人,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需要什么,这才是问题源头,而且这个问题就算来自原生家庭,但事到如今要解决,也不能指望母亲幡然悔悟,只能靠自己完善自我,实现独立,去寻求解决之道了。

但在这次失败的沟通后,徐主播继续相亲,标准依然是母亲的标准,好像还在很积极地解决自己“剩女”的“问题”,可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到底问题在哪里,分不清主次轻重,这些忙碌能起到多大的正面作用,我持保留态度。而直到全片结束,我们没有再看到她对寻回自己生活主控权的二次尝试。

本片的第二位主人公盖老师,书香门第出身,大学老师。父亲去世后,家庭的经济条件受到一些影响。

三十岁前也持有“一定要嫁个有房的人”这样的想法,三十岁之后与一个来自农村、学历不如她的小伙子恋爱结婚,当她说出“婚姻是要妥协的”“好吧,可以生个孩子糊弄糊弄他”这些话时,你能感受到对这段婚姻,她多少还有些居高临下的意难平。

她也承认:“没结婚前,我的生活有趣丰富;结婚后,很多时候很无聊。”但总的来说,她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:婚姻、丈夫、家庭。

她认为这样的生活是美好的,她直言:“我从来没有乐观的happy ending的期望。在这个意味上,我活在当下。”

回顾她结婚那天,坐在婆家的炕头,被婆家亲戚围观,她脸上如古井无波。

这是一位很有意思的女性,受过高等教育,会组织《嘉年华》这样的女性主义电影观影会,与观众大谈女权议题,对小女孩说“Find your position,and hold your position ”,无疑是对当代女性社会和政治议题非常熟悉、对自己的女性身份认知挺清晰。

盖老师和徐主播不同,她知道自己是谁,自己要什么,然后她选择一种半反抗半妥协的方式去面对自己的生活,用她所受的教育合理化自己的选择,但多少还是在某些时刻,让人感觉到她的知行不合一。

这一点,女性电影分享会上,有观众明确向她提出了:“为什么你的言语中透露出,结婚就是一个胜利的结局?”

在婚姻这件事上,她能清晰地认知到自己所处的境况(问题根源),并能接受降低自己理想标准、改变生活方式(解决方式),寻求一个稳妥的阶段性成果:婚姻(实践结果)。

在“获得利益和使自我价值最大化”这个目标上,她满足了前者,后者上因为“妥协”,而暂时性留下了她认为的“遗憾”,因而“意难平”。

第三位主人公邱律师,来自一个有五个女儿的农村家庭,靠自己努力在北京成为一位优秀的律师。但三十多岁没结婚,让她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巨大的压力。

在家,她刚一表达可以不结婚的想法,就被家人团团围住指责“真自私”“读书读傻了”“太挑剔了”,甚至小侄儿都会叫她“光棍姨”。

在外,一个刚见面的陌生人就能judge她“你不漂亮”“你年纪很大了”“你自欺欺人”“你性格太硬了”。

她直言:“当你到了一定年纪,似乎所有人都可以来嘲笑你单身,包括你的亲人。”不但嘲笑,还要以“为你好”的名义,“分析”你单身的“问题所在”。

这是中国女性非常熟悉的遭遇了。从纪录片所呈现的内容来看,三位女性中,邱律师所受到的各方压力最大,但反抗也最多,妥协得最少。

一开始,她也理解家人的担心,试图让家人满意,积极参加各种相亲。她能很快看清相亲对象如何看待她,同市的县城独生子一听她的农村家里有四个姐姐,立刻表现出了轻视,并开始大胆提要求;北京本地的一听她是外地的就说“交外地女友我压力太大”;相亲角的老太太一听她的职业是律师直接拒绝“你太厉害了,你的职业吓到我了”。

她和盖老师一样,很快意识到:她在这个“市场”上没有“优势”。

解决问题的实践失败后,她开始自省和反思:是自己标准高吗?“受过良好教育,尊重女性”,实在算不上是苛刻的标准。是自己太糟糕吗?这种负面思考明显是没有意义的。再往问题的深处挖掘:到底是单身让她焦虑,还是他人对单身的评价让她焦虑?

“我想过一种没有这些声音的生活。”邱律师这样说道。同时,她也意识到,摆脱单身这件事已经在她生活中占据过高的比重,让她无法专注于自己了。弄清自己的实际需求,找到问题的根源,然后制定计划,通过自身努力,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
在她收到法国大学录取通知时,父亲表达了对她的支持,“别看我没有男孩,我的女儿比你们的男孩都强”。父亲一再对她重复:“你实现了我的梦想。”父亲有他的思想局限性,但在女儿的努力和成果面前,他依然为之骄傲,并理解了她的选择。

邱律师是用清晰的逻辑和超强的行动力,一步步达到自己的目标的。“获得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”,后者一旦实现,会产生强力的连锁效应,那些被贴上的标签,被强加的压力,只要你清楚自己是谁,清楚你的价值在哪里,都不过是终会散去的浮云,就算它们不散去,你也有足够底气对它们不屑一顾。

邱律师在法国读书后,去了德国就业,后来又自己创业。无疑,她的人生道路并不能为大多数被贴上“剩女”标签的女性所复制。社会和时代轰然转动向前,作为一颗小螺丝,与这部巨大机器对着干的后果也许是被碾作尘埃,因此我们被建议循规蹈矩,被建议含蓄圆滑,崇尚巧妙而精致地妥协。

作为个体,妥协有其天然的正确性,没什么好judge的。但既然我们都知道,求仁得仁和知行合一,两者都极难;妥协和反抗,反抗更难,那么,清楚自己无法作出妥协,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,然后理性分析自己的优劣势,不断努力,自我进化,用尽全力去开拓另一种生活,这种勇气、坚韧、智慧,就更加让人激赏,予人鼓舞。

斯宾格勒在《西方的沉没》里曾谈及两种文化模式,一种亚普罗式的,一种浮士德式的。亚普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,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,人不过是去接受它,安于其位,维持它;现代的文化是浮士德式的,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,生命是阻碍的克服;没有了阻碍,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,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。

“我战胜了剩女这个称号,但我依然感觉我是一个人战斗,我在一片大海中,随时会溺死。我要不停奔跑,不停战斗。”邱律师曾这样哭诉。但这句话我倒咂摸出了几分个体史诗的味道。

点赞 (1)
热门文章
日榜 周榜

她头条 | 她智慧 | 她生活 | 她快乐 | 她阅读 | 她时尚 |

她头条 备案号:京ICP备19011582号-2